12 7 月

0  comments

談到會計,大家不免會想到數字,與文字相比,大家會覺得數字不會說謊,而文字會騙人。如果你這樣想,那正好中了商人利用大眾對數字信任這點的詭計。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山田真哉,他是一位年輕的會計師,喜歡思考如何以更有趣的方式讓大眾能輕鬆的了解會計相關知識,目前已經出版三本書,第一本書「叫賣竹竿的小販為什麼不會倒」創下在日本賣出超過160萬本的紀錄,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山田真哉試圖用有別於第一本書的輕快,以稍微嚴肅的態度指出企業及大眾對於會計的誤解,他在這本書的企圖心,希望大眾可以了解數字設下的騙局,看到數字時能養成不同角度思考的習慣,這種使命感讓我對山田真哉的會計職人精神產生敬佩之心。

一位我喜歡的非主流作者歐陽靖,她在臉書粉專上有篇文章提到,她應該是唯一一位擁有50萬粉絲的網紅,卻沒有利用這些流量變現的人,雖然她開玩笑的提到請業配趕快來她,但我相信都被她拒絕了。其實歐陽靖在她出版「RUN!GIRLS RUN!」這本書時創下不錯的銷售紀錄,她大可趁勝追擊開始代言各類跑步用品,繼續在跑步的領域上成為聲量最大的創作者,這也是好萊塢電影慣用的賣作電影續集模式。但她卻反骨的跟錢過不去,走了另一條困難的道路,選擇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議題上歸零創作。

山田真哉這三本書的脈絡看下來,有著像歐陽靖一樣的味道。他不再取悅大眾,神化會計的功能,而是用和緩的方式道出會計的限制與缺點,會計並非萬能。這麼大喇喇的把會計的底攤開來,不造神,不嘩眾,是讓我開始敬佩他之處。也期待好奇著,接下來他是否會有下一本書,以及下一本書又要從什麼角度帶領大眾探索數字呢?

先帶大家快速的瀏覽一下這本書的章節,以及我覺得章節內的重點,讓大家對書的內容有個梗概:

第一章 數字達人不會特別做什麼/看穿數字謊言

有四種禁忌的數字,包括刻意製造的數字、亳不相干的數字、沒有根據的數字以及紙上談兵的數字。

什麼是刻意製造的數字?作者舉例日本政府公布的白皮書中有關少子化的分析提到:「三代同堂的家庭,育兒有人協助。」根據這個說法檢視各地三代同堂家庭與出生率的關係,發現一個結論:三代同堂愈高的地區,出生率也有愈高的側向。只要仔細思考,就會發現人們並不是因為三代同堂才決定生小孩,而是小孩出生後才成為三代同堂的家庭。所以可以得知,政府是為了導出「三代同堂適合育兒」的結論,而刻意製造出相關數字。

什麼是亳不相干的數字?比如電影宣傳時會用「構思七年,終於拍成電影」,讓人產生「哇,構思這麼久的電影或許很有趣」的期待,但構思跟電影好看其實沒有關係。好比,瓊瑤的老公一直「想」成為知名作家,但從未「寫」出一部作品;在他一直「想」的時候,瓊瑤一步一步的從報紙投書到最後成為知名作家,是實際「寫」出來。所以,才會說構思是「想」的階段,就算宣傳要說構思二十年也可以啊。

沒有根據的數字 ?作者從事會計業務經常有機會看到企業的營運計畫書,時常看到以下的營運數字:

2006年 實績 10億日圓

2007年 實績 20億日圓

2008年 預估 40億日圓?

2009年 預估 80億日圓

被問到2009年80億日圓的營業額可以達成嗎?這可是今年(2007年)的四倍!社長會根據過去業績回答,應該可以吧。作者追問,但是業界的市場規模總共只有200億圓,二年後按預估金額市佔率是四成,這有可能達成嗎?社長也只能模糊回應市場應該會同步成長吧。

所以,一家企業發布對未來展望的營運數字,是單純由思考產生的預測或想像,亳無根據。這也讓我想到,我過去在撰擬政府部門的中長程計畫時,裏面一定要寫到未來三年的計畫效益跟需求經費,確實如作者所言,完全沒有任何根據,只要找到一個立論點加以推展,大家就能接受未來三年沒有根據的數字推估。

紙上談兵的數字?以徵人廣告為例,「工廠工作。時薪一千日圓,可月入三十萬,宿舍完善。」想一下,這些數字有什麼問題呢?作者指出這則廣告的陷阱,一個月三十萬除以一千日圓是300小時,表示一個月要工作30天,一天要工作10小時,這樣一來,可以得知為什麼會寫「宿舍完善」了。如果長年累月這樣工作,身體根本吃不消。所以「月入三十萬」就是紙上談兵的數字。

像這樣面對充斥數字陷阱的我們,必須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或者不要那麼信任數字。

第二章 比起天才CFO,更該向寫真集明星看齊/計畫信仰的迷思

這章是這本書最精采的部分,用一個案例對話,探討會計束縛跟作假帳的真相。延續第一章的四種禁忌數字,山田真哉認為源頭還有個更根本的問題,是培養出這些禁忌數字的土壤,也就會「計畫」產生的各種問題。可以說,人類從出生開始,就脫離不了計畫。

寒暑假計畫做什麼,畢業後計畫做什麼工作,休假要去哪裏玩,計畫幾歲結婚、生小孩,幾年後要買房子,工作幾年要退休等等。然而,無論是人生或是企業經營,卻時常發生無法按照既定計畫進行的情況。說更直接就是,計畫總是趕不上變化。這時,究竟該怎麼辦?當個人發生這種情況時,可以輕易變更計畫,但在商業世界中,卻無容忍隨易變更計畫。商業世界中重視計畫到了近乎信仰程度,進入一個「具有說服力的計畫,比什麼都來得更重要」的時代。

計畫信仰的弊病之一,與其某一年有突出的業績表現,維持些微的穩定成長反而更有價值,這正是所謂「刻意製造的數字」。也就是說,在「計畫信仰」的壓力下,衍生出「刻意製造的數字」及「亳無根據的數字」。商業本身是自由的,而計畫及成長卻剝奪了商業本應具備的自由。

計畫信仰,換句話說就是「計畫幻想」,計畫剝奪了個人及企業的自由,產生勉強、不安及浪費。

所以山田真哉指出「預測都是騙人的」觀點。基於業績上修總能討好投資人,因此有些公司是刻意在年初發布偏低的業績預測,之後再慢慢持續上修。以台灣的存股族或長期投資人來說,確實更喜歡公司的財務呈現30度左右的斜率穩定發展,但原來這條線是可以刻意畫出來的。

回到數字限制,書裏用幾則小故事來解釋目前企業的計畫性財報對千變萬化的商場產生的弊病,看完之後,想到之前我在學習股票投資時,技術派者強調不要相信公司發布的財報,他們認為所有報表都可以人造加工,所以技術派者只相信金錢打出來的K棒。計畫財務的問題,上市公司因為必須提出年度計畫,股東及投資者都會關注計畫是否如期達成,如果公司營運符合預期,是最好的情況。如果獲利超過原定計畫呢?你覺得應該是好事吧?在台灣股市裏,確實是如此,發布的財報數字如果優於預期,通常會迎來幾根紅k棒的漲幅。但在日本,公司獲利超出原定計畫並不是好事,反而會面臨二個問題。

第一,日本社會講究精準與誠信,獲利遠超過原定財務計畫,那表示計畫不確實,不會被認為是一家有誠信的公司。

第二,去年的獲利是二億,如果今年原定獲利是三億,結果是四億的話,那麼投資者就會期待明年是八億,後年是十六億;這樣的成長曲線非常陡峭。但如果去年獲利二億,今年獲利三億,明年獲利四億,則成長曲線將呈現穩定平滑的向上。這樣的公司反而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第三章 就算客人白吃白喝,也別請工讀生,根本大錯特錯/效率化的失敗

作者曾出版過「就算客人白吃白喝,也別請工讀書」一書,但卻在第三章打臉自己出版過的書,倒底是哪裏不對呢?

以買洗碗機能省下水費的訴求來說,省水的同時卻沒想到會增加用電量,到頭來並沒有省下多少錢。以成本效益(CP值)為訴求,作者認為要小心這些數字往往是「亳不相干的數字」及「紙上談兵的數字」。山田真哉想要指出只考慮CP值的後果,可能招致因小失大的嚴重後果,請一位工讀生的人事費是800×10小時=8000日圓,客人白吃白喝的損失金額是20人x20%x1000日圓=4000日圓,所以如果請工讀生一天的差額為4000日圓,會產生出「不請工讀生」是正確選擇的結論。

但以長遠眼光來評估就未必是正確的,因為現在客人只是白吃白喝老闆也無所謂,或許有一天會演變成收銀機遭竊的局面。因此,從非會計觀點來看,「為了遏止客人白吃白喝,快請工讀生」才是正確的答案。

第四章 商業不是二擇一/構思致勝策略

作者最後指出,會計是科學,但商業是非科學。經營者的任務,是在二選一的困境中,找到成功的第三條路。為了讀者更加理解,山田真哉像學校考試一般,設計了幾個生活上可能出現過的場景狀況題考考讀者,要讀者看完問題先思考一下。比如,下面這個問題:

「你是一家位於地方都市的書店老闆,主要銷售專業書籍。在當地雖然是有名的大型書店,然而在網路書店興起、全國連鎖書店進駐等多項不穩定因素的圍繞下,長此發展下去,書店恐怕會被迫關門大吉。於是,你希望祭出能改變現狀的致勝高招,請問你會使用策略?」

一開始我想到的方法就是在書店裏設置座位區,這是因為自己有去過誠品書店及鳶屋的經驗,而且非常享受,但我不知道原來這是日本二十幾年前一家實體書店實際發生的案例,書店內設置閱讀咖啡專區,專區裏有自動販賣機。書原來是薄利多銷的產品,而咖啡卻是高毛利的產品。這家書店的作法不只挽救末途命運,十年間更不斷擴展店家數,成為可以與網路書店相抗衡的全國性書店-「淳久堂書店」。

後記

懂會計,不表示就懂商業

作者在書末提到原稿字數是出版內容的四倍,但因為原稿內容太過辛辣,主要是作者對於「計畫信仰」的反彈,這一點也引發我在公部門編列預算與執行預算的共鳴。最後在出版考量下,作者把批判和緩帶過,也希望讓讀者能在一小時內把書看完,所以刪掉了3/4內容,這對創作者來說跟割肉一樣痛。

人生書單|為何我推薦這本書

想想一天之中,你會接觸到多少數字?這些數字涵蓋了哪些層面?從小地方的「買一送一」、「第二杯半價」,到人生中更重要的就業、要不要考國考?要不要買房?退休該存多少錢才夠?等等你⋯⋯無法逃脫這些問題以數字面貌逼你做出選擇,但在沒有人教我們如何解讀這些數字的時候,我們已經不知做出多少個錯誤或不聰明的決定。

會計是讓看到數字就頭痛的我一向逃之夭夭的領域,但我從未曾想過,一位會計師解讀數字的書,竟然也能應用在上述人生中要面對的大小事情上,看完這本書,更覺得能運用在選擇自己要投資的定存股上。

既然擺脫不掉資本世界中各種數字的玩弄,幸好有山田真哉這樣的會計傳道者,以寫小說般的故事情節,讓我輕鬆的了解數字背後「不只一個觀點」。我想,再沒有比真田真哉能這樣寫出討厭數字也能看完的大眾會計書了。再加上,他在寫書時已經設定為一小時就能看完的書,所以撥出你人生中的一小時來接觸你人生唯一一本可能會看的會計領域類書,那麼,就是本書了!

最後,看完阿好姐對這本書的介紹,想買來看的話,給阿好姐一個小小的支持,請透過讀冊的二手書購書連結購買,讓辛苦撰文的阿好姐有少少的分潤哦!

延伸閱讀其它人生書單:

【人生書單】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人生書單-數字不能教你的事

Tags

人生書單, 好讀的會計類書, 山田真哉, 數字不能教你的事, 自我成長


延伸閱讀: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